道教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,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,为神仙祝诞、祈求上天赐福、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,即为法事音乐、道场音乐。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,它主要是为了烘托、渲染宗教气氛,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。 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(415)寇谦之所得的云中音诵,即“华夏颂”、“步 虚声”,是道教音乐较早的记载。唐代道教因受帝王的推崇,道教音乐受 到重视,高宗曾令乐工制作道调。玄宗不但诏道士、大臣广制道曲,还在 宫廷内道场上亲自教道士“步虚声韵”。唐代道教音乐在吸收当时的民间 音乐、西域音乐以及佛教音乐的基础上,逐步发展和提高。到北宋时,产 生了道教音乐的曲谱集《玉音法事》,其中共记录从唐代传至宋代的道教 音乐曲谱50首,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一本道教音乐的声乐曲谱集。但该 谱采用的曲线记谱法,至今尚未能确译其音调。南宋时,道教音乐在民间 广泛流传。明代的道教音乐进人了定型时期,出现了道教音乐谱集《大明 御制玄教乐章》,采用传统的工尺记谱法记谱,共记录道曲《迎风辇》、《天 下乐》、《圣贤记》、《迎仙客》、《步步高》等14首。另据《大明玄教立成斋醮 仪》、《大明御制玄教乐章》及《圣母孔雀明王经》等有关道教音乐的记载, 明代道教音乐既有承袭唐、宋、元三代之旧乐,又有吸收南北曲音乐的新 制道曲,甚至连民间音乐如“清江引”、“一定金”、“采茶歌”等曲调皆为道 教音乐所吸收。近代道教音乐,基本上承袭明代以来的音乐传统,如华彦 钧(即阿炳)的《二泉映月》等,是中国民族音乐非常优秀的作品。 道教音乐一般由声乐和器乐两部分组成,表演形式多种多样,有独唱 (通常由高功、都讲担任)、齐唱、散板式吟唱和鼓乐、吹打乐以及合奏等多 种形式。单纯的器乐形式常用于法事的开头、结尾、唱曲的过门以及队列 变换、禹步(类似舞蹈的步法)等场面;声乐形式是斋醮音乐的主要部分, 其体裁主要有“颂”、“赞”、“步虚”、“偈”等格式。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音 乐,在内涵上,道教音乐渗透着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美学思想,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格局。它主要用于颂赞神仙、祈福禳灾、超度亡灵和修持养炼。它 的美学思想反映了道教的追求长生久视和清静无为,曲调庄严肃穆而清 幽恬静。通过音乐的烘托、渲染,道教的斋醮仪式更显得庄严、肃穆、神圣 和神秘。 道教音乐保留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特色。道教音乐自形成伊始,便一直受到皇室官府的扶植和荫护,并受宫观组织和清规戒律之制约,很少受社会动乱冲击,得以自成一体而待续发展至今。道教音乐与汉民族传统音乐的关系十分密切,大量地吸取和糅合了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曲调和演奏方法,在民间,道乐与各地的地方曲调广泛地融合,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道乐风格。道教音乐具有多样化、地区化和世俗化的特点。 |
“三清胜境”是道教音乐中很著名的一首曲调,整个曲调大气高雅,神疑山河,表现了道教徒对“三清”尊神的顶礼膜拜,无限向往和崇敬的心情。道教所指的“三清”是指道教的三位最高信仰神灵,分别是元始天尊、灵宝天尊、道德天尊。其中元始天尊,名“玉清元始天尊”,在“三清”之中位为最尊,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,是道教开天辟地之神,为上古盘古氏尊神,也称原始天王。灵宝天尊是道教的第二为尊神,称为“上清灵宝天尊”,神阶仅次于元始天尊。太上老君为三清之第三位,又称“太清道德天尊”、“混元老君”、“降生天尊”“太清大帝”等。在道教宫观“三清殿”其塑像居右位,手执太极扇。胜景则是指人间山水佳境或风景优美的地方,也有指精神领域中的美妙意境。《三清胜境》就是以歌颂和赞美元始天尊、灵宝天尊、道德天尊功德无量,它具有宗教色彩的虔诚和神往庄严肃穆、和展现宫廷祭祀音乐的韵调,以及具有民间传统音乐与地方性音乐的特色。我们知道,中国道教是本土宗教,因而反映道教生活的道教音乐自然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音乐,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一个重要的部分。 |
广成韵——停科偈停科偈- The Chant for Seeing Gods Off(白)日落西山渐渐低 ... |
广成韵——广成子广成子- Guang Cheng Zi茫茫酆都中 重重金刚山灵宝无量光 洞照焰池烦九幽诸罪魂... |
广成韵——龛子韵龛子韵- Kan Zi皇皇帝府号罗酆 幽道权归统御中执耸嵯峨开六洞 政司考较列群公森严法律... |
广成韵——五言跑马韵五言跑马韵- Hymn to the San-Guan皈命上元主。天官大帝君。玄都诸圣众。仙府... |
广成韵——朝三宝朝三宝- Worshipping the San-Qing先天先地先万物。虚无自然道宝尊。大罗道宝... |
广成韵——十王宫十王宮- The Hymn to Hades十王宫。冥府殿。牛头马面随时伴。孽境台前上秤称。平生造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