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高澄道长:从“慈孝”看“道心”张高澄道长:从“慈孝”看“道心”在中国古代经典中,从“六亲不和有孝慈”,强调“慈孝”对于家庭和谐的重要性,到“慈孝者,思从内出,思以藏发,不学能得之”,倡导人要回归“慈孝”本性,中国的本土宗教——道教,始终将慈孝文化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。 近日,中华慈孝文化节暨浙江省宗教界开展“传承慈孝·五教同行”活动启动仪式在浙江杭州举行,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高澄道长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,道教以“道”为最高信仰,既有自身重要的学说,又是承载多种文化思想的载体,正如中华传统慈孝文化,在道教中就以“道心”的形式呈现出来。 “你看,‘慈’字是怎么写的?中间有两个‘玄’,正所谓‘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’,即是道教中‘天地之本心’的核心概念。”张高澄首先从道家经典《道德经》中提炼出慈孝文化的奥义,“老子曾曰,‘吾有三宝,持而保之,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’慈乃三宝之首,又是‘天地之本心’的体现,因此慈孝文化与道教文化相融相通,‘道心’之说由此产生。” “在日常生活中,‘道心’亦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出来。侍奉好长者并非易事,往往要集聚起全家的智慧来使他们舒心畅快。”张高澄认为,以“道心”侍奉老人具有极高的“技术含量”,具体而言,应从“生理”与“心理”上双重关照。 “我母亲今年已经102岁高寿了,膝下有六个子女,个个十分孝顺。”张高澄以自身经历作喻道,“在生理上自不用说,照顾好老人的身体是子女的本分。而从心理上来看,‘道心’亦是‘人心’,体察长者心思,方能顺应其心,使其舒心舒颜。精神在愉悦中自然超越,身心和谐的水平不断提升,生命的品质就会随之而升华。像我,就常陪母亲唱唱歌解闷。”张高澄爽朗一笑,眉梢眼角间流露出对于长辈的深厚情谊。 除了以“小家”见“道心”之博大,据张高澄介绍,其所在的天台山桐柏宫还将于近日举办一场孝道复兴活动,以“小家”为点,扩大“道心”影响范围,鼓励附近乡民争当孝子,传扬慈孝之风。 可以说,“慈孝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化标杆,同时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“东方智慧”,而“道心”体现的是中华儿女内心深处共同的情感需要,也是维系传统社会稳定的精神支柱。 “在道教经典中有一句话,‘欲得道,先修德;欲修仙道,先修人道。’弘扬中华民族的慈孝文化,不但有利于人际关系融洽和社会安定发展,对于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,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。”张高澄如是说道。 据悉,此次活动由杭州灵隐寺、中国新闻社、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及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主办,由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、杭州灵隐寺承办,并得到浙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、浙江中华文化学院、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、旺旺中时媒体集团、香港商报浙江办事处的大力支持。 (转自中国新闻网)
文章分类:
名人论道
|